让群众家门口享受省级“大医疗”!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面托管粤东医院八周年纪实
“不用舟车劳顿去广州找专家,大医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,让群对我们老百姓来说,众家中山AG超玩会是门口面托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。”患者李先生说,享受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(下称“粤东医院”)的省级实就医经历,让他化身“宣传大使”,大学第医东医主动介绍身边人去粤东医院就诊。附属
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院全院周医院,是年纪粤东医院被医疗“国家队”——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(由国家卫健委直管,下称“中山三院”)全面托管后带来的大医疗成效之一。八年来,让群粤东医院从二甲到三甲,众家中山从山区县医院到粤东医疗新高地,门口面托完成了一次华丽的享受转身:年诊疗总人数、门急诊量同比增长一倍有余,三、四级手术量增长超4倍;医院危急重症诊治水平显著提高,AG超玩会“大病不出县”医改目标初步实现。
全面托管 开启1+1>2之路
“事实证明,双方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密切合作,完全可以实现‘1+1>2’的强大合力。”回忆八年的磨剑之路,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感慨,中山大学和梅州市、梅县区等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,从政策到资金全面支持,中山三院不辱使命,从人员到技术全情投入,为粤东医院开启了快速崛起之路。
八年来,粤东医院从二甲到三甲,从山区县医院到粤东医疗新高地,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转身。
粤东医院前身是创建于1937年的梅县人民医院,发展曾一度陷入“方便不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实力不如三甲医院”的窘境。为了寻求突破,梅县区按照三级甲等的标准重新选址建设了梅县人民医院的新院区,并大胆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念,与中山大学、中山三院签订托管框架协议,将医院全权委托其经营管理。2014年10月正式冠名为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”,并启用新院区。
正式托管之后,中山三院选用了能充分发挥优势医疗资源效用的垂直托管模式,并将粤东医院作为一个分院区来布局。在此模式下,中山三院通过派驻管理团队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、专家定期下沉帮扶、完善学科布局、引进医疗新技术、柔性引才、积极育才、实施双聘学科带头人制度、培植中大文化、开展远程医疗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推动粤东医院行政管理水平、医疗质量、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,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。
八年砺剑,托管带给粤东医院蜕变:形成了“肝病”“脑病”两大学科群,在全市率先开展肝癌MDT(多学科协作诊治)模式,肝癌一体化综合治疗在粤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,并取得国家级胸痛中心、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资质,成为全省四家“综合防治卒中中心”之一;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被评为省临床重点医学专科;肾内科被评为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;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普通外科等20个临床专科被评为梅州市临床重点专科;成功晋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。
胸外科&乳腺、甲状腺外科负责人、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安军正在查房看望病人。
资源共享 锻造带不走的队伍
“我做了十几年病理医生,看的还是常见病的标本,能接触到的病种十分有限。”粤东医院病理科负责人古建雄告诉记者,医院托管后他得到了去中山三院进修一年的机会。“中山三院病例非常多,学习氛围很浓厚,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检测手段,如免疫组织化学、免疫抗体标记抗原、特殊染色体等。”古建雄说。
“粤东医院病理科的每个医生和技术员都来三院本部轮训过。”中山三院病理科主任邵春奎说,作为双聘学科带头人,他坚持每周给粤东医院的病理医生进行一次视频连线授课,有学术会议也会尽量带粤东医院的医生参加。中山三院还派出了一名病理科主治医师长期驻守粤东医院。长年培植下,粤东医院病理科不断提高诊断水平,还挂牌梅州市分子诊断中心,吸引了粤闽赣边区患者前来就诊。
粤东医院病理科的发展是中山三院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生动注脚。据介绍,在垂直托管——分院区布局模式下,中山三院从院本部委派专家担任粤东医院常务副院长,主抓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;每月派出不少于20名来自各个学科的专家到粤东医院指导,并定期委派院本部专家担任双聘学科带头人,每月至少一周在院长期开展医疗工作。同时,粤东医院所有科室均接受本部对应科室的垂直管理,骨干力量赴院本部接受严格的培训学习。
托管八年来,中山三院先后派出300多名各领域专家到粤东医院长驻或短期指导,粤东医院共享中山三院60多个科室的医疗资源,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。“这种模式激发出粤东医院医务人员的内生动力,从‘要我发展’到‘我要发展’,也带来了巨大效应:人才结构得到极大优化,锻造出一支带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;学科建设提升了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,成为了医院发展的‘永动机’。”粤东医院党委书记、常务副院长魏波说。
粤东医院党委书记、常务副院长魏波正在为患者诊疗病情。
服务提升 让群众就医更省心
在中山三院的支持下,粤东医院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新诊疗技术,让优质医疗服务“触手可及”:粤东地区首例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、梅州地区首例肩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、梅州首例选择性左束支起搏术等先进技术;开设了梅州市首家鼾症中心、梅州市首家疼痛睡眠中心、梅州市分子诊断中心、梅州市首家脂肪肝门诊。
“以精湛的医术、优质的服务树立品牌是我们不懈的追求。”魏波说,通过双向转诊、远程会诊系统进行病例讨论及请中山三院专家教授前来会诊、手术,解决了患者及家属到省城就诊难及奔波之苦,切实为当地群众就医带来更多实惠。
除了加强对重点专科、人才培养建设,粤东医院近年来还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上狠下功夫,全面推广延时门诊和周末门诊,解决群众工作日就医难题;增设静脉导管护理门诊、助产士护理门诊、药学门诊等新型特色门诊,满足群众健康需求;加快推进智慧门诊建设,优化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,提高门诊预约诊疗率。“现在来粤东医院看病,挂号、缴费、取报告等都可以在网络平台搞定,很省心。”市民刘女士点赞说。
此外,粤东医院托管广梅开发区医院(畲江镇中心卫生院),先后开设内外科住院病区;与梅县区全部乡镇卫生院建立医联体,推动梅县区医疗机构“一家人”融合发展;积极组织专家到梅县区各乡镇、大型社区开展义诊、健康宣教活动,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着力推进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,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,合力打造‘立足梅州革命老区、面向粤闽赣山区,服务三省边区百姓’的区域医疗高地,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。”魏波表示。
文/梅州日报记者:吴丽伶
图/梅州日报记者:吴腾江
通讯员:翁滔华 江娜丹
编辑:杨乔颖
- ·三支在缅中国救援队伍即将启程归国
- ·祝贺!梅州市1集体2个人获评“2023年医疗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”
- ·一起向未来!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迎来2530余名新生
- ·9月2日起,梅州西站列车逐步恢复开行
- ·梅江、韩江宣告急流蓝色预警!梅县松口、大埔三河将泛起超借鉴水位
- ·魅力梅州丨纸上的客家,一眼惊艳!
- ·一起向未来!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迎来2530余名新生
- ·梅龙高铁梅州境内58座桥梁架梁施工全部完成
- ·规画“摩电”乱象,筑牢清静防线!我市公安交警部份深入睁开交通整治行动
- ·台风“海葵”将于明天登陆!梅州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
- ·9月2日起,梅州西站列车逐步恢复开行
- ·秋风如约至 静候学子归!梅州各中小学校、幼儿园做足准备迎开学
- ·看看谁是侥幸儿!梅州市餐饮、批发业发票抽奖行动8月月度抽奖服从出炉啦~
- ·三台风共舞!预计9月初梅州有一次较明显风雨过程
- ·定了!2023梅州马拉松11月5日开跑
- ·加强粤闽赣科技资源共享!梅州龙岩赣州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
- ·2025男篮亚洲杯抽签:中国队与沙特、印度、约旦同组
- ·护航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!梅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学校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
- ·心系东中!罗活活捐资110万元用于奖教奖学,今年10名师生获奖
- ·最高奖金2万元等你来拿!首届“移动杯”梅州客家非遗文创设计大赛作品征集进度过半
- ·去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.82万件案件 金额超2万亿元
- ·台风来袭,如何应对?请收好这份防台指南!
- ·存贷比71.55%创年内新高!7月末我市各项贷款余额2139.12亿元,增量创历史新高
- ·昭君出塞奏新篇,南国牡丹西安绽放
- ·政协大会将举办3场“委员通道”采访活动
- ·优秀!梅州烟草斩获多项全省数字化创新竞赛大奖
- ·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: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 将继续增持
- ·军人奋斗故事鼓舞人心——驻梅某部举办先进典型访谈活动见闻
- ·梅龙高铁全线52座隧道,全部顺利贯通!
- ·严阵以待!揭博高速全力做好台风“苏拉”防御工作
- ·适才,梅州停止防风IV级应急照应!今日白昼仍有雷雨或者大雨
- ·受“海葵”影响,梅州部分河流可能出现较大涨幅,注意防御!
- ·集中“充电”!梅州市民政局举办“双百工程”管理人员培训班
- ·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八家上市公司六涨二跌!超华科技涨幅7.41%,表现最活跃
- ·强国复原有我丨业精于勤 匠成于工!他是2024年天下五一劳动奖章取患上者何理财
- ·“和·兴——粤港澳地区书画名家作品展”开幕!展出67幅精品力作